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培養孩子的運動家精神


當孩子參加運動競賽的時候,在場外的爸媽往往比場內的孩子還緊張,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巴不得自己能下去幫忙把球給搶過來。爸媽重視孩子的體育活動固然是件好事,但您怎樣看待孩子運動競賽的輸贏呢?

許多爸媽都知道要培養孩子的運動家精神,而所謂運動家精神,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勝不驕敗不餒;然而,當孩子輸了比賽時,您是否會一直責怪孩子,或在事過境遷之後還在嘮叨:「你昨天如果 …… 就不會輸了」?如果您是以這種態度對待輸了比賽的孩子,那麼其實您正在為運動家精神作最差的示範。

參與運動競賽,不管是接力賽跑也好,打棒球、籃球也好,參與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孩子可從中學習團隊合作,也藉由意識到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分子,而發展出正面的自我概念。另外,學習面對成功與失敗,更是競賽活動所能給予孩子最珍貴的一課。

爸媽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家精神呢?

抱持「盡力就好」的態度。鼓勵孩子主動參與競賽,並且告訴他只要盡全力,贏不贏都沒有關係。 教孩子遵守遊戲規則。告訴孩子在團體中要接受團體規範,也要確實遵守遊戲規則,不可任意而為,因大家不可能遷就他一人。

教孩子在挫折時平撫自己的情緒。安慰因輸了比賽而沮喪的孩子,輸贏在比賽中本來就是很平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也沒人會因此責怪他,看開一點,下次再加一點油贏回來就好啦!

教孩子尊重他人。讓孩子知道,即使是敵隊,也是可敬的對手,要一樣的尊重,千萬不可在我方勝利時,對對方隊員大加諷刺嘲笑,或是在我方失敗時,向對方報復洩忿。

示範如何表現運動家精神。孩子若能從父母身上看到具體的運動家精神,會比空洞地講道理更有說服力。例如,自己參加球類比賽時,讓孩子也來觀戰,不但要在比賽中表現出該有的風範,並在賽後與對方隊員握手言歡,讓旁觀的孩子體會「比賽就是比賽,比完後大家還是朋友」的精神。

要孩子學會運動家精神,大人的態度非常重要。爸媽自己不可太在意孩子參加比賽時的輸贏,否則不但給孩子壓力,也會使他把輸贏看得太重要,而無法接受失敗的事實。其實,運動重在參與,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只要孩子在競賽中學得最寶貴的經驗及人生態度,那就值得了,沒有贏又何妨呢?

--轉載自 奇蜜親子網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台灣兒童缺乏運動 肥胖率全球第16


七成學童每週運動不到2小時,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每週看電視的時間是校外運動時間的7倍以上;上網時間是運動時間的5倍以上!

在台灣,運動風氣似乎一直不若國外盛行,大人不運動的習慣似乎是從小養成的?在課業壓力的藉口下、在電視、電腦的高度吸引下,再加上缺乏場地、設備等等限制,不為所「動」的孩子似乎愈來愈多了?

兒福聯盟21日公佈一份「2012年台灣兒童運動狀況調查報告」,有高達九成覺得自己喜歡運動,但確有七成學童每週運動不到2小時,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每週看電視的時間是校外運動時間的7倍以上;上網時間是運動時間的5倍以上!還有學童乾脆用玩wii取代運動,因此有四成孩子,BMI都不標準,國內兒童肥胖率,更高掛全球第16名,健康情形令人擔憂。

調查顯示,小學生每周上網和看電視時間,分別是16.7和12.5小時,卻只有2.3小時能活動筋骨,因此有4成孩子,BMI指數不標準,台灣26.8%兒童肥胖率,更排全球第16名。

孩子喜歡運動卻不願運動的原因是什麼呢?現行的體育課程、運動場地又有什麼樣的問題呢?調查發現,有三成五小朋友不運動是找不到適合場地,就算學校有體育課,一周80分鐘的時間,不但比美,日,中國,新加坡都少,整學期也只上三個種類的運動,引不起小朋友興趣。加上有些體育課,還被挪去考試讀書,讓小朋友無法運動。

這份調查針對19個縣市、31所小學的四、五年級生進行抽樣,回收1015份問卷。兒盟提出「S.P.O.R.T」口號,呼籲政府、家長、學校以及大眾共同努力,提供優質的運動環境,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他們「天天運動、健康長大!」

----轉載自 2012-10  作者:親子天下網站編輯 整理報導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美國加州小學生 熱衷課後運動


最近席捲全球的「林來瘋」林書豪,即出生於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州。美國家庭愛好運動,家長如何支持、鼓勵、陪伴孩子參與各種運動?

美國家庭十分重視運動及戶外活動。有小孩的家庭,大多住在城市外圍的郊區,學校就在住家附近;到處都是公園綠地,社區大都有社區中心、球場和游泳池。因為美國家長本身也熱愛運動,週末常會帶著孩子一起去游泳、打球,或騎腳踏車;放長假時也會帶著孩子去爬山露營。家長以身作則,從小就啟發孩子對運動的喜好。

美國的小朋友大部分從五歲甚至四歲就開始接觸運動,尤其是團隊性的運動,例如足球、棒球,而且不論男生女生都是如此。家長覺得孩子能從團隊運動中學到很多書本裡得不到的東西,如健身、學習團隊合作、長期參與練習的毅力,以及學習面對輸贏的運動家精神。這也展現美國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有耐心的花時間啟發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只要他們覺得好玩有趣,就會自動自發的認真學習。

一般小朋友都會參與多項運動,如足球、棒球、體操和游泳。放學的午後,常常可以看到一大群小朋友在草地、球場上練習各項運動。家長願意每週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參加練習和到各處比賽,較有相關運動經驗的爸媽,還會充當教練。由於每週練習次數頻繁,有些家長會互相配合,輪流幫忙接送小孩。因為一次要幫忙載好幾個小朋友,所以大部分的家庭都會有一台迷你休旅車。而開著迷你休旅車的媽媽們就是所謂的「足球媽媽」(soccer mom)。

--- 轉載自 2012-03 親子天下雜誌32期 作者:葉柏文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動得夠,才靜得下



好的體育課程有助提高孩子考試成績與學業表現,美國甚至有研究指出,每週在學校上體育課七十至三百分鐘的小學女生,數學與閱讀成績都大幅提升。

「體育課沒那麼重要,幹麼一週非排三堂課?」台北市一位明星國小校長,理直氣壯地駁回體育老師的請求。

這位校長可大錯特錯了!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學生如果在學校有足夠的體育課,不但更健康,而且學業成績更好。美國心臟協會發現,好的體育課程有助提高孩子考試成績與學業表現。今年二月份在《美國大眾健康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刊出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每週在學校上體育課七十至三百分鐘的小學女生,在數學與閱讀能力都大幅提升。

運動 讓腦筋更靈活
體育課不再是造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學生;相反地,透過體育課的鍛鍊,可以讓學生腦部更靈活,而且有助於提升專注力。

根據專家研究,當一個人在做有氧運動時,有助於腦部細胞的增生。而且,運動可以幫助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專心下來,因為運動時腦部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等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有如天然的利他能(Ritalin,一種治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藥物)。

台灣的學生,在學校靜態學習太多,下課後又直奔補習班、安親班,這種動靜失調的狀況,反而讓孩子無法專注。台大兒童心智科醫師高淑芬就特別提醒老師,對於那些專注力不足的學生,下課要讓他去戶外跑一跑,要給孩子適度運動,讓他發洩。進入教室之後,要求他慢慢安靜下來,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能動、能靜,分辨何時該做什麼的能力。


而國外研究顯示,只靠下課時間的活動量並不足夠,孩子最好每天都能有一個小時左右運動量,而且強度要夠。跳繩、跑步、打球、爬山都是很好的運動,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覺得有趣、引發他持續參與的動機。

體能差 專注力就不夠

遺憾的是,台灣大部分學校,並不重視體育課,別說每天一小時的運動量,根據《親子天下》調查,近六成中小學,每週體育課不到兩小時,超過五成的學生覺得體育課時間不足。更糟糕的是,超過六成的孩子回到家中,主要活動是看電視跟上網。學校跟家中都缺乏戶外運動的結果是「從小一到小六,統合感覺像是死掉了。中壢以北的大台北地區,小學生的平衡能力、空間知覺能力普遍不好,」台北體院運動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建智感慨地指出。

台大心理系副教授連韻文與文化大學體育系副教授祈葉榮正在進行的身心互動研究計畫發現,台北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運動協調能力達到臨床上「發展性運動協調失常」的比例已超過四成,這個數字是歐、美、日等國家的數倍,是一個嚴重的警訊。目前國外的研究已知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小孩常有這方面的問題,兩之間的關聯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連韻文憂心地提醒父母與師長,「主動專注是很耗能量的,在其他條件相同下,體能差的小孩比較不能持久專注。台灣大多數的父母給孩子的心智訓練太多,卻往往剝奪了孩子身體的活動。教育主管單位與學校應該更重視體育課的規劃。」


這兩年積極推動創新體育教學的周建智也發現,沒經過設計的體育課常常造成學生遊離,尤其是女生常常三五成群躲在一旁聊八卦。他認為,理想的體育課,應該每週三堂,每隔一天就應該有一堂。而且要用心設計體育課程,讓每個人都可以有貢獻,也要多將遊戲與運動結合,引起學生興趣。

體育課其實是培養品格與團隊合作最好機會,也是紓解孩子身心壓力,讓他們腦部充電的時刻。父母除了關心孩子考試成績外,也應該多關心學校是否用心為孩子安排了充分的體育課,別讓孩子的體育課就這麼讓學校給渾水摸魚掉了。

------轉載自 2008-10 親子天下雜誌2期 作者:許芳菊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藝課?


現代孩子學才藝,已經是如每天吃飯喝水一樣的例行公事。要怎麼妥善安排孩子的才藝課,才能真正啟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不會變成負擔和壓力?

轉載 文/謝曉雲 康健 第076期 2005/03/01 出刊

20年後,叫現在的兒童回想他們的童年生活,十之八九能記得的,可能只有一堆上不完的才藝課。

內政部兒童局的調查指出,台閩地區超過六成的12歲以下兒童上過才藝班,其中最多人學的是兒童外語。去年(93年)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的調查也發現,都會區如台北市,一半以上的學齡兒童同時學習三種以上的才藝,更有孩子一星期上超過十種才藝課,童年生活天天被課程塞滿。

要讓孩子上才藝班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父母自然會盡力提供一切栽培他們,期待孩子未來傑出、優秀、比別人高一等。有些父母更因為自己兒時沒有機會學這學那,就把未完成的夢想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長大不會像自己一樣有遺憾。
 也有父母雖然想培養孩子多才多藝,讓他們未來更具競爭力,卻也擔心孩子被一堆課程壓得喘不過氣。
 親職教育的網站討論區裡,憂心的母親說:「不想讓孩子的童年只是一堆上不完的課,但如果不讓他們學才藝,會不會因此埋沒了他們的天分?」
 就算教育專家自己也免不了這樣的難題。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育瑋就舉自己的經驗說,原先她也希望孩子輕鬆快樂地成長,並不刻意安排他們學才藝。現在很多孩子4~5歲就開始學各種樂器,她的兒子一直到小學四年級才學小提琴,其原因也是孩子常常從學校回來說,哪個同學在今天音樂課上演奏鋼琴,誰又表演了小提琴或其他樂器等等,露出羨慕渴望的表情,「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免想,如果不讓他去學,是不是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
 現有升學考試制度也在鼓勵父母從小讓孩子學才藝,而且要表現優秀拿獎狀,未來升學考試才能幫助加分,而且一些媒體、廣告持續向父母洗腦說,所有的學習愈早開始,就能保證以後孩子愈有成就。「父母普遍很焦慮,然後把這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就要他們學這個、上那個,」林育瑋指出。

先了解孩子特質再決定學什麼

 時間、金錢有限的情況下,該讓孩子學什麼,更是令父母傷腦筋。
 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父母自行決定讓孩子上什麼,很少問孩子意見,或和他們討論。時下父母幫孩子安排的才藝課仍以功能性、培養智育方面的居多,例如英文、珠心算,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學過。
 此外,一窩蜂的現象,也表現在兒童學才藝,像跆拳道在奧運競技中為國爭光,馬上坊間的跆拳道教室裡上課人數激增;旅外的圍棋好手歸國比賽,也掀起一陣兒童學圍棋的熱潮。
 在父母徬徨不知道該讓孩子學什麼之前,教育專家建議要評估幾點:
 ■自已孩子的個性特質適合上這種才藝課嗎?有這方面的天份嗎?
 ■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興趣?上課開心、有自信、有成就感嗎?還是一直很排斥、覺得很挫折?
 而且,不要拿別人學習的項目當做選擇標準。
 「別人家孩子學什麼和自己孩子學什麼是兩回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認為。就算是一家人,也並非兄姊學什麼,弟妹也一定要學。如果孩子沒興趣,或沒有天份而學得吃力不開心,上課苦著一張臉,活像受酷刑, 那學才藝就變成一種處罰了,「你幹嘛花錢讓別人處罰自己的孩子?」吳佑佑說。

尊重孩子的學習步調

 另外,孩子學才藝的過程中,尊重他的特質和學習步調也很重要,更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的表現做比較,增加親子雙方不必要的壓力。
 一位任職貿易業的媽媽說,每次送6歲兒子去上兒童律動課,看見其他父母在教室外站成一排,臉一個個貼在透明玻璃窗上,七嘴八舌討論正上課的孩子今天表現如何、哪邊需要加強練習。她聽了不解,怎麼一個單純讓孩子認識身體、建立自信、盡情放鬆玩樂的活動,也需要競爭、比來比去?「處在這種情境下,想不焦慮都難,」她無奈地說。
 而教育專家要提醒父母,事實上,每一個孩子天生個性及學習能力都不同,即使上一樣的課,用同樣的教學方法,每個人的表現和學習效果也有差異,「這不是在比賽,」吳佑佑認為,重要的是孩子能享受上課和做這件事的樂趣。
 像她請同一個游泳教練教她兩個女兒游泳,大女兒花一個暑假的時間就游得頗有選手架式,而小女兒學了好幾年,才敢在水裡放手自己游,「雖然妹妹游得不怎麼樣,但她現在反而比姊姊更喜歡游泳,待在水裡可以自得其樂,」吳佑佑笑說。
 另外像女兒學鋼琴時,她先和老師溝通好,上課無需趕進度,如果別家孩子一星期學一首新曲子,她容許女兒可以花一個月還在彈同一首,因為她不求女兒上台演奏,贏得掌聲,也沒有要她們未來成為演奏家,只是希望她們能欣賞音樂。
「因為我很清楚要她們學琴的目的,所以根本不會拿她們跟別的孩子比,」吳佑佑說。她建議父母不妨也問自己,讓孩子學這一項才藝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清楚自己的期待,就不會焦慮了。
 不過,父母如果要孩子利用才藝去拿各種獎狀名次,當做未來升學加分的手段,「這就喪失原本學才藝是培養興趣的用意了,」林育瑋認為,才藝課應該是為孩子開一扇門,讓他們自己在其中嘗試、摸索,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並藉著各種學習活動,增加他們生活的多樣性。例如學語言,不只是應付考試、當做溝通工具,也是了解其他國家地區文化的方法之一。

課程太滿,剝奪孩子思考機會

 有些孩子除了白天上課,晚上和假日另有一張才藝班課表,從早到晚滿檔,忙碌程度可比公司大老闆。
 父母想把孩子訓練成十項全能,但拚命塞課程給孩子不會讓他們學得好,相對也剝奪他們做其他事的時間,例如孩子沒機會自己思考,也少了人際互動的機會,很多孩子在假日還要上才藝課,造成全家人不能一塊活動,自已也無法和朋友聚會玩耍。
 「孩子需要時間自己想事情,」吳佑佑說,有時候父母見孩子在發呆,就嘮叨唸他浪費時間,其實,讓孩子發呆、胡思亂想、自己思考,有助於激發想像力。她觀察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其實想像力無限,但課上得太多,忙到沒時間停下來自己想事情,因此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很可惜。
 孩子上太多課,不但身心疲累,有時候更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結果白天精神不濟、上課不專心,父母還誤以為他們有注意力缺失問題,急著去兒童心智科求醫,其實他們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放鬆休息,「大人都不見得能按時緊湊地做好每一件事,怎能期待小孩做得到,」吳佑佑認為。

不適合的上課方法反而打壓興趣

 有些父母雖然送小孩去上才藝班,卻對上課內容不關心;而有的父母則相信名師、名課程,四處打聽把孩子送去上課。不過,專家並不認為名師保證能教出才藝出眾的孩子,而且父母須留意,不適合的上課方式反而打壓孩子的興趣。
 「要了解孩子學了什麼、喜不喜歡上課方式,而不是把人丟去就算了,」吳佑佑指出。再者,就算口碑好的才藝班和師資也僅供參考,不見得人人適合。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育瑋指出,學齡兒童需要能啟發創意的課程,制式、呆板,和只是學技巧的上課方式並不適合他們。
 她拿自身經驗為例,兒子從小喜歡拿筆塗鴉,為此她曾經特別找人介紹知名的美術班,送孩子去學畫畫,沒想到,才上幾堂課,原本熱愛畫圖的孩子居然不想再畫了。她覺得不對勁,先和兒子聊一聊上課情形,然後跟他一起上一堂課,才發現這一間美術教室專為考美術班的學生而設,授課著重畫畫技巧,有一套標準畫法,而不是讓孩子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孩子老被「糾正」,自信心受挫,難怪開始排斥畫畫。
 而吳佑佑幫女兒安排鋼琴課時也發現,找適合的老師比找名師重要。
 有口碑的老師固然有獨到之處,「但如果上課方法讓我的孩子才4歲就討厭鋼琴,我怎麼可能再讓他上這個課?」吳佑佑直言。
 她舉例說,硬要一個活潑、靜不下來的孩子待在安靜的地方,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那孩子鐵定覺得痛苦,不想繼續上課。換一個老師之後,上課方式動態活潑,不但女兒上得開心,而且自已願意主動彈琴練習,她就慶幸當初換老師是正確的決定。

培養興趣不一定靠上課

 如果父母還在考慮要不要送孩子上才藝課,那專家建議,不妨先試試其他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不需要急著下決定。
 林育瑋指出,從日常生活中製造讓孩子接觸各種事物的機會,例如,孩子沒有學樂器,不代表就無法培養音樂方面的興趣,如果家裡常有欣賞音樂的機會,也能為孩子和音樂之間牽上一條線;又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了解環境生態,就不一定送他們去上自然科學的課;語言能力則也可以藉著看外文繪本、卡通電影等來學習。從日常生活中邊玩邊體驗,有時候比中規中矩的上課更能讓孩子樂於學習。
 又如參與住家社區的團體活動或學校的社團,也都是學習及培養興趣的方法。像吳佑佑讓女兒加入鄰居組的合唱團學習唱歌,也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練習說相聲,「讓他們多玩、多嘗試,」她認為,孩子自己會發現最有興趣的事,或讓父母從中找到孩子的天份,然後再集中資源栽培,把錢花在刀口上,那就不用塞給孩子一堆他興趣缺缺的課,親子之間還為此搞壞關係。
 不論孩子上不上才藝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及熱情,那即使不安排他們上才藝課,也不會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及樂趣。

選擇才藝班,考慮這些事

1.最好能提供試上課程,或能選擇短期報名,看看孩子喜不喜歡上課內容,也確定他們不是五分鐘熱度,而是真的有興趣學這一項才藝。

2.孩子可以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嗎?老師是不是能鼓勵孩子,而不是經常批評,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會不會為了在短時間內讓家長看到學習成果,拚命趕進度、壓縮課程而給孩子壓力,讓他們無法輕鬆快樂地學習?

3.衡量學校、住家和才藝班之間的距離及往返時間,孩子的體力能不能負荷這樣的來回奔波。